重大利好!免税店政策“大突破”,今起新变化→
今天(11月1日)起,国内免税店政策升级了!
10月30日,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发布通知,明确自2025年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实现从商品到服务,再到营商环境的全面升级。完善后的免税店政策都有哪些亮点?具体能让消费者省多少?
■ 国货正式进驻免税店
通知明确,优化国内商品退(免)税政策管理,积极支持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国产品。如老字号非遗产品、文创周边,云南咖啡、宁夏红酒等火遍国内外的中国特产,都能进入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这些国货一进入,就视同出口,能退免增值税、消费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介绍,不同商品退免增值税、消费税会有一些差异,大概能省15%到20%左右。
■ 进一步扩大免税店经营品类
国货来了,还有一批热销品也被纳入免税店经营范围——包括手机、微型无人机、运动装备、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宠物食品等,丰富旅客购物选择。未来,更多最新、最火的商品,也都有机会进免税店。
值得一提的是,以后口岸出境免税店的国货,经营面积必须占到四分之一。如今,越来越多外国朋友来中国旅游,临走前在免税店购买中国风伴手礼,既有面子又有特色,还能让国货的口碑再上一个台阶,一举多得。
■ 首次推出网上预订服务
举个例子,小张要去国外出差,不用像从前,出境前慌慌张张去免税店扫货,只需提前在免税店的网店把想购买的物品订好,出差回来入境时,直接去机场免税店提货即可。
■ 放宽免税店审批权限
以前,不管是口岸出境免税店的设立,还是经营主体变更,都需要报财政部等五部门审批。现在,权限直接下放到口岸所在地的省级部门,而且经营主体还能灵活调整免税店的经营面积。
这不是简单的放权,背后是审批效率的大幅提升,更能让免税店根据当地特色搞差异化经营,避免千店一面。说到底,这是在优化营商环境,政府部门从管理者,更多转向制度供给者和秩序维护者,企业有了更多自主权,激活的就是整个行业的活力。
买买买的背后
是中国开放力度不断加大
这些政策不仅能提振消费
更能让国货在国际舞台上多露脸、多圈粉
期待免税店迎来新热潮
更多国货借着这股东风
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记者:王雷 王楠)
监制 | 刘涛
责编 | 于小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