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角落焕新”到“全域蝶变”,望花区“一键美颜”
背街小巷清爽蜕变,社区角落焕新亮相,公共空间功能升级……自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望花区各街、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精准施策破解治理难题,用“微整治”撬动“大变化”,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协同、长效治理,推动辖区环境品质与居民幸福感同步提升,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线拉练促整改 志愿服务聚合力
“要让居民从‘看着干’变为‘一起干’,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8月26日,建设街道党工委书记带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拉练行动,以“边走边看、边查边改”的方式,督促各社区环境整治落实情况。
建设街道通过社区公告、网格群通知、邻里互助宣传等渠道,引导更多居民加入志愿服务,煤研社区通过集中除草行动,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更消除了蚊虫滋生隐患。如今,建设街道正以“拉练行动”为抓手,推动环境整治从“突击整改”向“常态保持”转变,让共建共享理念深入人心。
整治前
整治后
闲置空间焕新颜 民生实事暖人心
“以前这两处花池荒草丛生,现在变成了休闲广场,我们老年人终于有地方散步歇脚了。”提及朴屯街道古田社区的变化,居民们纷纷点赞。朴屯街道精准回应居民“休闲难”诉求,在区住建局、人大、政协等部门支持下,将铝厂21号楼、8号楼南侧长期闲置的两处花池,改造为总面积达610平方米的“口袋广场”。
改造前,街道组织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现场勘察,通过“周五下午茶”恳谈会、入户走访收集需求,针对老年居民“需休息座椅”、家长“盼安全活动区”等诉求制定方案。目前,广场已完成470平方米防滑地砖铺设和路面硬化,休闲座椅及宣传栏预计10月底前投用。此外,朴屯街道还为海城社区休闲广场更换断裂歪斜路桩70个,消除尖锐钢筋隐患,让居民锻炼、“遛娃”更安心。
恳谈会开进楼院 闭环管理解民忧
“商户排烟问题解决了,楼道堆物清理了,‘家门口的恳谈会’真是帮我们办了实事!”和平街道朝阳社区居民的感慨,道出了基层治理创新的成效。为破解民意响应滞后、群众参与不足等难题,该社区将恳谈会从会议室“搬”到居民楼院、商户网点,实现治理场景从“封闭会场”向“开放现场”转变。
每场恳谈会均邀请网格员、楼栋长、物业公司、商户代表等多元主体参与,针对停车位紧张、油烟扰民等问题共商对策。同时,社区建立“收集—梳理—交办”闭环管理机制,对居民诉求详细记录、明确时限、跟踪督办。截至目前,已召开恳谈会11场,解决环境整治、设施完善等各类问题27项。
改造前
改造后
全域整治齐发力 城乡面貌展新姿
环境整治不仅惠及城区,更延伸至乡村角落。演武街道演武村曾因外来人员倾倒建筑垃圾影响环境,街道组织车辆集中清理,让土地恢复平整;塔峪镇和平村万丰加油站路口杂草遮挡视线、土路坑洼积水,镇里组织青年干部清除杂草、平整路面,消除交通隐患;光明街道灯塔社区则对院落杂草集中清理,改善办公与居住环境。
从城区到乡村,从公共空间到居民院落,望花区以“绣花”功夫推进环境整治,用一个个“微变化”汇聚成城市治理的“大成效”。望花区将持续完善长效机制,深化共建共治共享模式,让更多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不断提升辖区宜居指数,让居民在平凡烟火中感受环境升级带来的幸福变迁。(记者:邵晓毅)
监制 | 刘涛
责编 | 于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