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为民办实事成效展示丨规范文明执法 促进公平正义篇
践行法治为民初心
交好法治惠民答卷
编者按
2023年,市委法治建设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法治为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在全市深入开展了“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各承办单位强化责任意识,采取务实举措,精心组织推动,24件实事项目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闭环式落实,用实实在在的成效交出一份满意的法治惠民答卷,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从即日起,将以五个专题推送全市法治为民办实事成效展示内容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规范文明执法 促进公平正义篇
市交通运输局
打击非法营运,共创文明城市。坚持“交通+公安”的联合执法模式,形成工作合力,严厉打击非法运营出租汽车。组建出租汽车专项整治工作队,随时根据执法工作需要,统一调度指挥。在市民反映强烈的城际客运站开展值班值守工作,协调客运企业安装高清摄像设备,不间断打击非法营运车辆和巡游出租车驾驶员离开驾驶座位招揽乘客等违规行为,城际客运站周边秩序持续向好。从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工作以来,累计开展执法行动51次,出动执法人员600人次,执法车辆125台次,检查巡游出租车1900台次,检查网约车220台次,查处巡游出租车拒载等违规行为57起,纠正各类违规行为170件。
市生态环境局
建立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交管局开展机动车检验机构联合执法,联合检查机动车检验机构11家,避免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整合年度各类专项执法检查和日常执法监管,全市出动960人次开展“双随机”执法抽查,抽查污染源企业480家,检查结果100%予以公示,有效降低执法监管频次。深化执法事项清单管理,深入实施正面清单制度。全市纳入执法正面清单企业543家,对纳入清单企业实施非现场监管,开展在线监控、视频监控及排污许可管理平台非现场检查85次,无人机检查20家,让自觉守法企业受益。
市应急局
推行“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依法加大安全生产领域执法力度。通过互联网系统实时掌握执法动态,直观展示执法活动,真实反映执法检查、行政处罚等相关数据,使执法行为更加规范。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利用“互联网+执法”系统的政策法规模块和行政处罚模块,找准问题隐患的违法违规事实和政策法律依据,依法实施处罚,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执法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全市共录入执法检查企业(单位)956余家,市应急局录入执法检查人员53名,开展行政执法检查1356家次,发现隐患问题407项,出具文书177份,行政处罚21次,依托“互联网+执法”系统,有效提升了抚顺市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水平。
市市场监管局
加大医疗美容广告查处执法力度。充分利用广告监测平台、搜索引擎、户外广告巡查等监管手段,加大医疗美容广告的监测监管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加强广告发布前审核,督促医疗美容机构建立广告审核制度,指定负责人做好广告发布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摸底排查,建立、健全医美机构名册、清单,服务执法监管。联合市公安局、税务局、卫健委对我市医疗美容机构进行检查,依法查处“傍名院”“傍名医”等虚假广告宣传,共查处医疗美容广告违法案件8件,罚没款4.7万元。责令停止发布医疗美容广告6个,曝光医疗美容违法广告典型案例2件,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我市医疗美容广告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治理。
责任编辑 | 侯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