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勇于争先 抚顺担当”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
7月3日,我市召开“勇于争先 抚顺担当”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市生态环境局围绕全方位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生态治理、筑牢安全屏障的相关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精准管控,提升空气质量
抚顺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运用系统性思维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抚顺空气质量连续三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大伙房水库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成为生态治理成果的生动注脚。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以细颗粒物(PM2.5)控制为核心,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针对不同区域、时段和领域,实施精细化管控,构建“一区一策”精准治理体系。为实现“十五冬”空气质量保障目标,加速推进散煤散烧替代、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等重点项目,开展城乡堆场扬尘专项排查和夏季臭氧污染专项攻坚,强化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与移动源全链条监管。
截至目前,抚顺PM2.5浓度降至41.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81.7%,同比提升4.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气“零出现”。
统筹治理,呵护碧水清流
抚顺以“三水统筹、智治联防”为核心理念,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水环境治理体系。依托在线监测、预警监测和监督性监测组成的立体化数据网络,对全市河流断面水质进行深度剖析,精准定位污染症结。针对重点河段,迅速启动巡河专项行动,对每个排污口实施精细化管控,保障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确保全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
在大伙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上,抚顺持续加码,大力推进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升级“天地空”一体化预警监测网络,构建起严密的防护体系。同时,建立常态化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加密巡查频次与监测密度,以“零容忍”的态度筑牢水源安全防线。确保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同样高达100%。
防控结合,筑牢生态防线
土壤污染防治领域,抚顺强化源头防控与分类管理,严控建设用地风险,推进高新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复试点工作。开展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实施重点区域“清废行动”,减少土壤污染隐患。同时,深化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及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监管,确保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国控地下水点位水质达标。
此外,扎实推进中央及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加快剩余任务销号,巩固整改成果,防止问题反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创新服务模式助力企业,强化环境要素保障,优化执法监管,支持企业绿色转型。强化环境风险管控,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提升企业应急处置能力,严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未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为抚顺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绿色动力,让绿水青山成为抚顺最亮丽的城市名片。(记者:马寒霏 吴博)
监制 | 刘涛
责编 | 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