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勇于争先 抚顺担当”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
7月2日,我市召开“勇于争先 抚顺担当”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市自然资源局围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优化自然资源要素供给模式、提升自然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工作作了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为有效恢复西露天矿及周边地区环境,改善大伙房水库生态,加强林区水土保持能力,我市全力推进辽河流域(浑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上游抚顺段)项目。项目总投资22.14亿元,历时三年实施67个具体工程项目,主要围绕西露天矿及周边地区矿山生态修复和浑河流域森林生态修复及水环境治理两个生态保护单元,着力解决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等生态问题。
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市自然资源局积极谋划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举措,着力破除阻碍土地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清原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成为全省第三个实现入市地块成功挂牌交易的试点地区。开展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线上交易平台建设工作,市本级及抚顺县已完成试点任务,二级市场线上交易平台已上线运行。
我市积极推行省级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既便于企业快速开工建设,又便于政府对项目进行监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项目质量。目前,高新区已完成区域评估和控制指标制定工作;顺城开发区已完成区域评估,正在制定控制指标;望花开发区和胜利开发区正在开展区域评估。
市自然资源局深入贯彻“多规合一”改革要求,充分发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持续提升对新建产业项目的服务效能。截至目前,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已获省政府批复并实施;16个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复,其余31个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在履行审批程序;338个村庄规划已编制完成并经市规委会审议通过。
市自然资源局坚持“以项目定计划”,坚持靠前服务,持续提高用地报批质效,对市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做好对上沟通和对内协调工作,全流程做好重点项目土地要素保障工作。全力保障沈佳高铁沈白段、国道202线抚顺城区段改移(东环)工程、龙岗山滑雪场等重大项目用地需求,提前协调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布局协同发展问题,与发改、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部门形成合力,为项目精准落地提供支撑。(记者:崔亮 吴博)
监制 | 刘涛
责编 | 张倍博
编辑 | 陈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