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抚顺新闻网>>文体旅新闻

【讲好抚顺故事】古韵文魂高尔山

来源:抚顺发布 2025-05-22 06:41:00

本期讲述人

顺城区政协委员

抚顺城街道南关社区党委书记

朱敏

 

(中共界别)

 

坐落于抚顺城区北部的高尔山,是辽宁东部既有历史厚度,兼含民族、地域特色,而又别具神韵的文化名山,其东接岭前街,西至雷锋林以东,北到将军峰以南,南临高山路。这里融山林风光、名胜古迹、古典园林为一体,占地160万平方米,海拔230米。高尔山还是辽宁省唯一建在古城遗址上的山中公园,森林覆盖保护完善,自然生态良好,被誉为“城中明珠---城市花园”,2014年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高尔山公园

 

历史的回响:古城与名人的足迹

 

站在高尔山上,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山上的高尔山山城,始建于公元396年。山城土筑,周长约4公里,有东、南、北三门,城外西南还有壕堑数道,连接山城外壁。它扼浑河要冲,锁玄菟古道,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站在山城遗址上,似乎能看到当年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的场景,隋唐时期的名将李勣、薛仁贵等都曾在此攻城拔寨,他们的英勇事迹为高尔山增添了传奇色彩。

 

除了战争的记忆,高尔山也留下了文人墨客的足迹。1816年,盛京礼部侍郎升寅游览高尔山时,被这里的美景所折服,留下了《抚顺北山题壁》一诗,“登山欲上古浮图,碧蹬朱岩迷烟树”,诗句中尽显高尔山的巍峨与神秘。这些历史遗迹和名人故事,成为了顺城文化的深厚根基,让每一个来到高尔山的人,都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厚重与不凡。

 

高尔山辽代古塔

 

岁月的见证:辽塔与观音阁

 

沿着山路攀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历经近千年风雨洗礼的高尔山辽塔。它始建于辽大安四年(公元1088年),是抚顺地区现存最早的古塔,为八角九级密檐式结构,塔高14.1米,直径为6.8米。八面塔身上各有深约15公分的长方形佛龛,上有砖雕宝盖,龛下有飞天拱托,组成一幅幅精美的浮雕图案。1904年,塔下部东南面曾被炸毁,但1991年抚顺市政府投资加上市民集资共66万元将古塔修建一新,辽塔更加气势恢宏,它就像一位忠诚的守望者,见证着顺城的历史变迁。

 

在高尔山腰,有一座令人称奇的建筑——观音阁。它平地拔起,峭然有逼天之势,飞檐画栋与山色长空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壮美图画。观音殿是观音阁的主体,相传为明代中叶所建,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大殿背倚山崖而筑,巧妙地利用了空间,将险峭与肃穆、简古与雄奇完美融合,产生了独特的魅力。1993年,高尔山观音阁恢复佛事活动,成为抚顺市佛教协会所在地,每逢初一、十五,这里香客不绝于道,信徒们怀着虔诚之心前来祈福,为高尔山增添了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

 

高尔山观音阁

 

自然的馈赠:山林与繁花

 

高尔山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迷人的自然风光。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0%,30%为常青树,树木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山上多槐树,“高尔”在满语中即为山槐之意。除了槐树,还有各种珍稀的植物,它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每年4月中、下旬,是高尔山最美的季节,此时全山杏花争相开放,千树映雪,十里沉香。漫步在山间小道,粉色的杏花花瓣随风飘落,仿佛下了一场浪漫的花雨,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除了杏花,春天还有桃花、梨花等相继开放,把高尔山装点得如诗如画;夏天,绿树成荫,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秋天,漫山遍野的枫叶红了,层林尽染,美不胜收;冬天,白雪皑皑,高尔山银装素裹,宛如一个童话世界。

 

人们悠然自得地漫步在高尔山林荫小道

 

如今,高尔山已成为抚顺人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游客了解顺城历史文化的窗口。每天清晨,都有许多市民来这里晨练,他们沿着登山步道跑步、散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节假日,一家人来到高尔山,或登山远眺,或在林间野餐,享受着温馨的亲子时光;外地游客来到抚顺,也会来高尔山打卡,领略它独特的魅力。

 

来源:顺城区政协 市政协县区政协联络指导委


监制 | 刘涛

责编 | 于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