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抚顺新闻网>>看点

注意!近期出门,少穿颜色鲜艳的衣服

来源:抚顺发布 2025-09-06 08:28:00

18岁小伙外出游玩时被马蜂蜇伤导致过敏性休克,经紧急治疗才恢复正常呼吸,专家提醒,近期出门尽量少穿鲜艳衣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9月4日,记者从武汉市汉口医院了解到,近日该院接连救治了2名被马蜂蜇伤引发生命危机的年轻人。专家提醒,马蜂蜇伤引发的过敏反应与毒素损伤会在短时间内引发严重后果,甚至有致命风险。

 

10天前,18岁的小伟跟朋友去山里徒步,走在最后的他进了一个树木茂密的林子,突然几只马蜂迎面扑来,随后身上开始剧烈疼痛,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朋友发现时,小伟全身红疹伴明显风团,呼吸急促,他不停抽搐,处于昏迷状态,赶紧拨打120求救。武湖急救站迅速赶到,将小伟送到武汉市汉口医院。

 

急诊科主任黄朋检查后,诊断小伟是马蜂蜇伤引发的严重过敏性休克,并伴有喉头水肿。医护人员迅速给他肌注了半支肾上腺注射剂,经过补充电解质、补液等对症治疗后,小伟的休克和抽搐症状逐渐缓解,呼吸也恢复通畅。由于急性肾损伤,小伟被送入ICU接受进一步治疗。

 

“马蜂毒性很强,毒素扩散速度甚至比蛇毒还要快。”黄朋解释,马蜂蜂毒中含有多种致命成分,有蚁酸、神经毒素等,轻则皮肤红肿、疼痛瘙痒,重则会引起溶血、出血、急性肾衰竭,甚至过敏性休克致命。

 

马蜂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不必理会,切勿用手拍打。“到野外尽量戴上帽子,不穿颜色鲜艳的衣服。”黄朋透露,尤其是女性,外出应尽量避免使用浓烈芳香味的护肤品或香水,因为化妆品内的化学合成物质往往模仿天然花香,容易招蜂。遇到蜂群袭击时要立即抱头蹲下,用衣物遮住头颈等暴露部位。

 

重症医学科乐文卿介绍,8—11月是蜂类活动的高峰期,万一不慎被马蜂蜇伤,必须尽快远离蜂巢或马蜂活动区域,马蜂具有攻击性,切勿拍打、奔跑,避免再次被蜇。

 

一旦被蜇伤,应尽快用针头或注射器挑除毒刺,切忌挤压伤口,以防更多毒液进入体内;反复冲洗伤口,蜜蜂的毒液为酸性,可用肥皂水或5%小苏打水涂敷;马蜂的蜂毒为弱碱性,可用食醋或1%醋酸擦洗伤处;用冰袋间歇冷敷患处,减轻肿胀疼痛,然后立即就近前往医院。

 

“很多人对蜂毒危害认识不足,常有患者轻信人乳涂抹等民间土方,反而延误救治时机。”乐文卿提醒,蜂毒可引发多器官损伤,规范处理才能避免后患。被马蜂蜇伤后,哪怕是初期症状轻微,也需到就近医院观察至少1小时。过敏体质人群户外活动时,建议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比如氯雷他定片。

 

老伯上山,被蜂“围攻”险丧命,

夏秋胡蜂活跃期,去山林做好防护

 

无独有偶,浙江一老伯上山,被蜂“围攻”险丧命。


“喏!头上、肩膀、手臂、后背、侧腰、屁股,被咬了十几口,真没想到这九里蜂蜇人这么厉害。”躺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庆春院区急诊科病床上,李叔(化名)精神状态好了不少,但提起前两天的惊恐一幕,他仍觉得浑身疼痛。

 

李叔被蜇伤后留下的痕迹 医院供图

 

李叔是杭州临安人,在山里帮老板照料几亩山核桃套种红花油茶的树林。前段时间,他和同村人一起修剪油茶树。“那种灌木丛的深处,平时很少有人进去。那天,我壮着胆子走进去修剪,突然感觉碰到了什么东西,然后就轰的一下,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我飞过来。”李叔立刻意识到可能是“捅了蜂窝”,和工友一起抱头往山下逃。

 

年纪大的李叔被年轻工友远远甩在后面,结果遭到了蜂群“围攻”。他的头脸、胳膊、前胸、后背很快就肿了起来,疼得他直拍自己的头和脸。没一会儿,他就开始感觉到呼吸困难、乏力。慌乱中,他从山上滚了下来,被家人送往当地医院急救。因病情危急,他被转来浙大一院。

 

庆春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陆远强团队接诊李叔时,发现他心肌酶谱、肝酶和转氨酶等指标异常。这意味着他的心脏、肝、肾等器官出现了损伤。了解到李叔是被九里蜂蜇伤后,专家判断这是蜂毒引发的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随即进行对症治疗。

 

九里蜂,属于膜翅目胡蜂科,素有“蜂中战斗机”之称。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据说如果惹怒了它,它可以一直追着蜇九里路。而且蜇完人,它也不会死亡,尾部的刺可以一再使用。

 

九里蜂的“武器库”非常丰富,不仅有针蜇,还会“放屁”,进攻中能像喷雾器一样喷洒出毒液,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在30多年急救生涯中,陆远强曾遇到过因蜂蜇伤引发严重过敏反应,被送来抢救时,已经意识丧失、心跳骤停的患者;更接诊过不少因蜂蜇伤导致多器官衰竭、被送进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几经抢救才侥幸捡回一命。

 

医生介绍 ,胡蜂家族各个绝非“善茬”,无论是马蜂、胡蜂还是黄蜂,其实都属于胡蜂总科,相较于马蜂,胡蜂体型更大、脾气更加火爆,其中金环胡蜂被称为世界五大毒蜂之一。每年夏秋季节,都有不少被胡蜂蜇伤的患者被送来浙大一院急救,轻者局部红肿热痛,重者休克晕倒,甚至有人因延误治疗最终失去生命。

 

医生也再次提醒,去山里穿深色长袖长裤、戴帽子,不喷香水、不涂抹带香味化妆品,携带的含糖饮食密封好,坚决不当“招蜂体质”!(记者:孙燕 通讯员:王蕊 江晨)

 

来源:潮新闻


监制 | 刘涛
责编 | 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