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抚顺新闻网>>看点

一地通报!4名主播被控制,这些“爆款”全是假货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08-18 17:45:51

据“玉乡镇平”8月18日消息,河南南阳镇平县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


昨晚(8月17日),媒体对镇平县石佛寺镇玉器市场相关问题进行报道。经核实,报道中反映的个别商家通过非法手段,欺骗引导消费者购买假冒和田玉情况确实存在。对此,镇平县第一时间成立联合调查组,连夜组织公安、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取证,4名涉嫌造假的直播带货主播及制作假证书人员目前已被控制,相关网上直播间也已被关闭,后续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此前报道

 

据央视财经报道,记者接到群众反映,眼下一些销售和田玉的市场里,有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和田玉的认知不足,通过各种手段欺骗消费者,谋取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记者来到了河南省南阳市的石佛寺镇,这里是国内最大的和田玉加工与交易集散地之一。

 

 

在“榆树庄市场”的和田玉籽料批发区,记者在多个摊位前闻到刺鼻气味,客户挑选时也都戴塑料手套。摊主坦言,这些是用化学药剂染色的假籽料。

 

知情人告诉记者,由于和田玉籽料产量有限,因此一些不法商家采取以次充好的手段,用低品质的青海料、韩料玉石仿造和田玉籽料,这样的假籽料价格很低廉。


在知情人推荐的玉雕店里,店铺老板向记者详细描述了他这里假冒和田玉籽料的制作流程。

 

 

首先,工人将成本较低的低端玉料放入特制的滚筒机,进行磨光和修型。随后,他们再通过化学药品的浸泡和染色处理。这些低端玉料摇身一变,就成为市场上备受青睐的高端和田玉籽料。


这位老板还透露,除了用低端料仿冒籽料,他们还可以通过漂白的方式,处理含有杂质的低端玉料,业界把这种作假手法俗称为“拔猴毛”。

 

 

在一家名为揭阳汇艺锯台商铺,老板坦言,其店内一串白皙如羊脂的镯子是用低端原料“拔猴毛”造假而成,售卖时则当“好料子”卖。

 

造假商家称,曾尝试用优质和田玉原料生产,但因价格高,销量远不及经特殊处理的低端原料产品。

 

阿富汗玉外观与和田玉相似,价格悬殊,却被混入和田玉在直播间销售。商家称,十几元的阿富汗玉配鉴定证书,直播间价格可翻几十倍。


记者联系到的办证人表示,提供阿富汗玉即可迅速制作匹配的和田玉“鉴定证书”,每张2元,且保证可扫码验真。

 

 

记者告知位置后,一名骑电动车的男子拿到玉石后匆匆离开。不到半小时,假的和田玉“鉴定证书”就做好了。

 

这些和田玉“鉴定证书”的出具机构为“国石珠宝首饰检验检测中心”,证书上颜色、质量、折射率、密度等信息样样俱全,扫描二维码也能显示鉴定内容。

 

 

但记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未查询到该机构的任何信息。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家鉴定机构纯属虚构,其目的就是欺骗消费者。


此外,记者发现,有许多主播、摊主每天配合上演假砍价戏码。借助直播电商浪潮,石佛寺镇形成了独特的“走播”生态。在石佛寺镇国际玉城的市场上,每隔三五步就能见到一个“走播”主播,他们手持高亮度的手电,展示着各个摊位上的和田玉产品。

 

记者看到一位网络主播热情地向直播间的粉丝们介绍这条和田玉手串的品质和价值,同时也卖力地与摊主讨价还价。

 

 

最终,为了促成这笔交易,主播承诺次日将使用自己拥有13.4万粉丝的大号“万美珠宝”为摊主做宣传,摊主终于同意以660元的价格出售这条珍贵的和田玉手链。

 

但记者记录下了主播开播前的真实情况,那条660元的和田玉手链,其实就是主播自己的货,摊主只是配合这位主播演了一场戏。

 

这类做“走播”的主播除了演戏销售自己的产品外,还会为销售和田玉的摊主带货,在石佛寺镇的“榆树庄市场”,记者就现场记录了一位主播正与摊主在做直播前的准备。

 

 

记者通过搜索,在直播平台上锁定了这个名叫“大梦和田”的直播间。在直播间里,主播指责摊主报价远超合理范围,要为粉丝争取实惠,摊主也毫不示弱地反驳,双方争执看似激烈。

 

 

然而记者的镜头捕捉到粉丝看不到的一幕:摊主悄悄向主播伸出两根手指,暗示产品底价200元。

 

媒体评:应秉持对造假等乱象的零容忍


针对此事,新京报发表评论称,当地要明晰的是,作为本地特色产业,更该秉持对造假等乱象的零容忍。只有如此,方能持续擦亮南阳在玉石市场上的这块金字招牌。


面对愈演愈烈的造假乱象,绝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完善全链条监管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强化执法震慑,推动行业自清自律,才能重塑当地玉石市场的诚信招牌。


来源:央视财经 玉乡镇平 九派新闻 新京报等 


监制 | 刘涛

责编 | 于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