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五年|望花区委宣传部:变与不变
时光的列车
即将驶过“十四五”
这段
波澜壮阔的旅程
五年来,望花区委宣传部在望花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守初心,一步步前行。“今日望花”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信息21392篇,广泛开展精神文明活动4632场,组织开展理论活动2647次……这些数字背后,是日拱一卒的坚持,是滴水穿石的耕耘。五年来,望花区委宣传部用扎实的脚步,丈量着思想引领的深度;用温暖的笔触,记录着城区发展的年轮;用创新的表达,传递着望花动人的声音。
回首这五年
望花区委宣传部
在“变”与“不变”中
守初心、担使命
交出了一份厚重答卷
变的是千百主题,不变的是赤诚和热爱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咱们望花人,个个顶呱呱……”树荫下,广场里,五年里,1000多场板凳宣讲会集合成了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动人乐章,将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
“理响望花”理论宣讲品牌越讲越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基层宣讲活动登上央视新闻,朴屯街道百姓板凳宣讲团荣获“辽宁省理论宣讲优秀团体”称号。这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没有炫目灯光,没有华丽讲台,只有乡音袅袅,将宏伟蓝图细细编织成家长里短的暖心话。
从《党的二十大精神润心田》到《雷锋精神就在我身边》,从三五人的小院闲谈到数百人的社区课堂——变的是一茬茬听众的面孔,不变的是那份“把理论种到百姓心坎上”的执着。那些被点亮的眼神,那些会心的微笑,都在诉说着:最动人的宣讲,从来不在高堂,而在身边。

变的是流量数据,不变的是初心和坚守
打开“今日望花”视频号,指尖在屏幕上轻滑,那些熟悉的场景与动人的故事,便如一帧帧暖流,汇聚成一幅属于望花人自己的光阴画卷,缓缓映入眼帘。
总有一些片段,曾在迷茫时刻点亮微光,给予普通人前行的力量;总有一些瞬间,无须言语,却在不经意间触动人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也正是那些朴素的记录、温情的守望,让人们对家乡的土地,爱得愈发深沉、愈发坚定。
《追寻雷锋的足迹》《这就是望花》《望花一分钟》……142部原创视频,不仅是一段段影像,更是一个年轻团队扎根、生长、绽放的足迹。从“0”到“19842”,望花区委宣传部与“今日望花”并肩前行,如同一棵小树,从破土而出的幼苗,到开枝散叶,迎风而立——从“渴望被看见”的初心,到“终于被记住”的回响。

变的是载体形式,不变的是榜样和力量
提到望花,就会想到雷锋。这是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也是一座城与每个人的故事。如今的望花区,雷锋元素无处不在,雷锋标识、雷锋塑像、雷锋事迹等随处可见,一抹抹“志愿红”散发爱的温暖,一个个“雷锋家庭代办站”破解民众烦心事……
这是五年来望花区委宣传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结出的累累硕果,从制定《雷锋文化核心区总体规划》的顶层设计,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的近万次活动织就生动实践,从校园里“少年雷锋”的接力传承到各行各业中“岗位学雷锋”的示范引领,学雷锋活动如同春风化雨,深深浸润着这片土地。
28名“百姓雷锋”,14个“百姓雷锋团队”,906名“望花好人”……榜样,不再是远去的背影,而是前行的力量。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由全体望花人共同执笔,写下新的篇章。

变的是传播音量,不变的是期待和美好
“望见美好,心花怒放”。就在今年,城市IP“小煤好”闪亮登场,以灵动鲜活的模样,成为传递望花温度的形象代言人。
宣传,是宣传部门的职责与使命,更是整个望花区的集体叙事。望花区委宣传部积极向上联系,让动人的望花故事被央视、央广网等中省直媒体频频关注;奋力向外开拓,让望花的声音跨越山海——端午大集的烟火气被海外博主转载,传递着东方的节日温情;大官窑瓷器的千年光华登上辽视春晚,绽放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璀璨。
未来,千万个“小煤好”将汇聚成一座城的微笑与力量,“望花”也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会成为一种向往的抵达、一份温暖的归属,让每一份对美好的期许,都在这里落地生根、绽放芬芳。
回望五年,望花区委宣传部用“变”回应前路挑战,用“不变”坚守责任和使命。未来五年,望花区委宣传部将继续以“变”的智慧开拓新局,迭代传播语态、创新叙事表达,在时代的浪潮中唱响望花故事。以“不变”的定力砥砺前行,深耕思想引领、厚植文化根脉,在守正创新中践行使命担当,为实现“十五五”规划目标任务凝聚奋进的力量。

责编 | 张瑶 孟庆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