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条智能化高合金板材生产线,在抚试车成功!
日前,抚顺特钢高合金板材生产线热负荷试车圆满成功。随着公司有关负责人按下“热轧机轧制”启动按钮,一支GH4169坯料经四辊可逆式热轧机组轧制,顺利产出国内首条智能化高合金板材生产线的首批成品,标志着该生产线热负荷试车圆满成功,中国特钢制造迈入“智造”新时代。

作为抚顺特钢“十四五”技改重点项目,该生产线由热轧、冷轧、热处理等6条生产线构成,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先进、品种最齐全的单板特钢轧制生产线,年产高品质特钢板材约8000吨。
与传统生产线相比,该生产线实现颠覆性突破——通过大数据通讯集中控制,彻底告别传统机台操作模式,从投料到成材全流程基本实现无人化运行。在集控中心内,数十台电脑精准计算数据,电子屏实时呈现全生产场景。首块试生产板材数据显示,GH4169坯料经轧制后,厚度公差仅0.38毫米,较国标公差正负0.55毫米的标准,轧制精度提升65%,表面及板形质量均达国家标准最高精度。
“这是公司‘提质增效、智能制造’战略的关键落子,更是响应制造强国战略生动实践。”抚顺特钢董事长、总经理孙立国在试车仪式上表示,项目从立项到热试的700个日夜中,全体建设者锚定“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目标攻坚克难。新的生产线将聚焦质量、效能、品种、安全四大核心,尽快实现满负荷运转,把产能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为拓展高端板材市场筑牢根基。
据了解,该生产线可生产全系列高温合金、耐蚀合金、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高附加值特钢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汽车、机械制造等国家重点领域,将有效填补国内智能化高合金板材生产空白,为大国重器研发制造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这条智能化生产线的成功投产,是中国特钢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里程碑,为全球特钢领域竞争注入“中国智造”新力量。(记者:邵晓毅 邵启威)
监制 | 刘涛
责编 | 刘冬
